日期:2025-07-17 08:17:07
很多人一听说“脾胃虚弱”,立马想到“补”字,恨不得天天喝鸡汤泡黄芪。可你要是只补不升,就像往一个漏水的桶里拼命倒水,越补越堵,越补越虚!
《黄帝内经》早就提醒我们:“清气在下,则生飧泄;浊气在上,则生䐜胀。”
脾气要上升,才能把营养运到全身,否则全都堵在肚子里,变成胀、泻、疲、懒。
《中华消化杂志》2022年研究,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普遍存在胃肠动力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,而中医“升阳健脾”的理论正好对应这类问题,通过调节胃肠蠕动和神经敏感性来改善症状。
那怎么办?老祖宗早就留下了一个“低调但有料”的方子:升阳益胃汤!这可是金元名医李东垣的得意之作,出自《脾胃论》,专治那种“补也补不得、泻也泻不得”的复杂脾胃病。
它的配伍堪称经典:
黄芪为主药,补气升阳;
白术、茯苓健脾利湿;
柴胡、防风升举清阳;
陈皮、半夏理气化痰;
再加上一点羌活、独活走表通络,让整个方子既调中焦,又通四肢。
它不是猛补,而是“一边升一边调”,让你的脾胃重新找回干活的动力。
建议初次使用者从低剂量开始,比如黄芪15克、白术10克、柴胡6克、陈皮6克、茯苓10克、甘草3克,煎服每日一剂,饭前服用为佳。
观察一周左右,你会发现肚子不胀了,吃饭香了,大便也有型了,整个人像换了台发动机似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启泰网配资-股票办理开户-股票配资网-独家提供-软件股票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